首页 > 资讯 > > 内容

环球新资讯:5.18 脑科学日报| Science:饥饿感竟可以延缓衰老?

发表时间:2023-05-18 12:04:44 来源:哔哩哔哩

第1735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5月18


(资料图片)

科 学 时 讯

1,Science重磅:饥饿感本身就足以延缓衰老

来源:生物世界

膳食BCAA改变组蛋白乙酰化和组蛋白H3丰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食限制(DR)可以有效延长寿命,并延缓跨物种的衰老相关疾病。近日,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饮食限制带来生理益处的原因并不在于营养的多寡,而是在于因食物短缺而产生的饥饿感。更饥饿会促使大脑表观基因组发生变化,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影响摄食行为和衰老。

研究团队发现,果蝇神经元的特定亚群利用BCAA代谢来修饰神经元组蛋白乙酰体,而限制BCAA摄入可以促进果蝇进食并延长其寿命。饥饿感通过急剧增加组蛋白H3.3的表达量来刺激果蝇进食,而长时间的饥饿似乎改变了食欲调节的设定点,从而对衰老产生有益的影响。

阅读链接:Science重磅:饥饿感本身就足以延缓衰老

2,iScience:改变“招蚊子体质”,有种方法很简单!坏消息是:也可能更招蚊子

来源:学术经纬

蚊子主要依赖嗅觉“闻香识人”。那么,对于容易招蚊子的人来说,如果勤洗手洗澡,尽量清除皮肤上吸引蚊子的气味分子,理论上可以让自己不那么招蚊子喜爱。然而,想要摆脱蚊子没有那么简单。清洗过程中,香皂或洗护用品含有的化学物质还会让我们带上新的气味,而最终这些气味也可能让你对蚊子的吸引力产生变化。

近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做了一组实验,专门测量了用香皂洗手之后,会如何改变人对蚊子的吸引力。研究发现,当我们使用含有植物提取物或模拟植物香氛的产品涂抹在皮肤上后,产生的混合气味也有可能吸引蚊子。即便在使用香皂清洗过皮肤后,每个人也有不同的气味,你的生理状态、生活方式、吃了什么、去过哪里,都会影响你的气味。

阅读连接:iScience:改变“招蚊子体质”,有种方法很简单!坏消息是:也可能更招蚊子

3,Current Biology:王亮研究组揭示海马长轴编码多尺度目标距离

来源:中科院心理所

高效的导航行为需要实时加工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以便选择最优路线到达目的地。大量研究表明神经振荡与学习记忆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王亮研究组探索了人类目标距离多尺度编码的神经机制。

该研究招募在双侧海马脑区植入深部电极的癫痫患者完成空间导航任务,并同步采集颅内脑电信号,发现右侧海马的高频theta活动(6-9 Hz)强度显著受目标距离调制:距离目标越远,海马高频theta活动越强。此外,目标距离调制沿海马长轴的梯度变化。神经时间常数沿海马后部到前部逐渐增加,振荡频率沿海马前部到后部逐渐增加,这共同说明了时间层级性从海马后部到前部逐渐增加。

阅读链接:Current Biology:王亮研究组揭示海马长轴编码多尺度目标距离

4,Acta Epileptologica:全面性癫痫的遗传学机制来源:AEPI

根据2022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的分类建议,全面性发作类型和具有全面性棘波的癫痫统称为“遗传性全面性癫痫”(GGEs)。近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甘靖教授团队从一般遗传因素(包括病理生理学机制,基因变化以及GGE的可靠基因)和已知的遗传学病因(包括 GABRG2、SLC2A1、GABRA1、CHD2、SCN1A、SLC6A1等基因)等方面讨论了GGE最新且重要的遗传学机制。阅读链接:Acta Epileptologica:全面性癫痫的遗传学机制

5,面向动物机器人的柔性埋入式神经刺激器研制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动物机器人也称机器人动物、动物-机器混合系统或赛博格(cyborg),以动物作为主体,借助先进电子设备,用电刺激等信号对动物特定神经靶点进行刺激,使之能够按照特定的指令行动。相对于传统机器人,它具有天然的隐蔽性和自主能量供给能力。神经刺激器是动物机器人的核心组成部分。

近日,来自来自黄淮学院河南省智能人机交互设备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柔性印制技术制作了用于产生电刺激脉冲的埋入式神经刺激器,解决了传统刚性神经刺激器存在的尺寸大且易引起动物不适的问题。刺激器采用低功耗设计,可以在活动模式和睡眠模式之间自由切换,延长了刺激器工作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刺激器在埋入动物体内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的波形输出能力,且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均能完成对机器人鸽的有效控制。

阅读链接:面向动物机器人的柔性埋入式神经刺激器研制

6《心理学报》:情绪调节灵活性能影响负性情绪吗?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情绪调节灵活性强调了个体依据情境变化而灵活部署策略的能力,而抑郁和焦虑障碍个体对某一种特定策略的过度使用与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境需求是相矛盾的。因此,情绪调节灵活性水平过低,包括策略−情境不匹配以及单一僵化的策略使用偏好是引起高抑郁和焦虑情绪体验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日一篇研究重点探讨基于两类策略使用程度(认知重评和分心)与情境负性程度匹配的情绪调节灵活性对个体负性情绪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一方面支持了策略库广度和策略−情境匹配作为情绪调节灵活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提供了有效的测量个体情绪调节灵活性的手段加深了对临床精神疾病患者和重大集体创伤事件背景下民众的情绪调节障碍的理解。

阅读链接:《心理学报》:情绪调节灵活性能影响负性情绪吗?

7,PSPB:颜值即正义|长得丑的人更容易从事不洁净的行为?

来源:首师心语

心理学中将美定义为面孔吸引力,即目标人物的容貌所诱发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接近意愿的程度。人们用外表美丑赋予人性:美丽动人意味着正义、善良、聪明;相貌丑陋即阴险、狡诈、愚笨、猥琐等。近日,来自墨尔本大学研究者发现,相较于面孔有吸引力的人而言,那些面孔没有吸引力的人,被实验参与者认为更有可能从事不洁净行为。

这项调查进一步揭示了吸引力对人的感知产生偏见的方式。除了对道德品质的普遍偏见外,身体吸引力尤其会对纯洁领域的道德品质判断产生影响。这是因为人们内隐地将吸引力与纯洁联系在一起将缺乏吸引力与不纯洁联系起来。

阅读链接:

PSPB:颜值即正义|长得丑的人更容易从事不洁净的行为?

8,这年头,鹦鹉已经学会打视频电话交网友了?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近日,美国东北大学的一群研究者教会了鹦鹉打视频电话。而这其实是有目的的,因为人们发现,没有鸟伙伴的家养宠物鹦鹉们,因为太孤独,心理健康状况很令人担忧。在美国,有超过2000万只宠物鹦鹉,而世界上被圈养的鹦鹉甚至已经达到了总数的一半,它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在为期3个月的实验里,这些鸟一共打出了147通视频通话。

鹦鹉和它的朋友打起电话来,简直就像是人类朋友煲电话粥,其中59%的鹦鹉通话时间维持了5分钟以上,有7只鸟甚至远程玩起了游戏,有1只鸟向同伴展示了它的玩具,还有的鸟则一起跳舞,挥翅膀、学习新的发音,甚至一起唱歌。这些学会和朋友们线上交流的鹦鹉们都变得更加积极了。它们不仅在视频中学习到了新的觅食和飞行技能,也变得不那么焦躁,而是表现得更平静、更自信。

阅读连接:

这年头,鹦鹉已经学会打视频电话交网友了?

审校:Simon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