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 5 月 17 日电 ( 记者 夏宾 ) 2023 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次 " 破 7"。17 日,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先后跌破 "7"。截至当天 18 时,前者最低触及 7.0225,后者一度跌至 7.0030,这是 2022 年 12 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首次击穿 "7" 这一整数关口。
从今年年内走势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涨后跌再企稳,1 月收复 6.7 关口后震荡回落,随后保持在 6.8、6.9 区间徘徊前行。但从 5 月 5 日至今出现了一波明显跌势,也使得人民币汇率再次落入 7 区间,同期美元指数震荡上行,从 101 区间一度突破 103。
中国央行最新发布的《2023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3 年以来,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市场预期总体平稳。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继续调整,国际金融市场受风险事件影响出现波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资料图)
对于此次人民币 " 破 7",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在 5 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表示年内降息可能性很小,该表态带动近期美元指数有所反弹,比价效应下,人民币对美元会出现一定幅度贬值。
二是年初以来国内结汇率总体偏低、售汇率较高。这意味着高额贸易顺差更多转化为国内美元存款,而非兑换为人民币,也会对外汇市场供需平衡带来影响,推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
三是近期发布的宏观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修复过程出现一定波折,也可能对汇市情绪有一定影响。
王青直言:" 我们判断,短期内,以上因素还有可能发酵,人民币‘破 7 ’态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2019 年、2020 年、2022 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都出现过 " 破 7" 的情况,也都在当年重返 6 区间。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今年 3 月曾表示,近年来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弹性越来越强,较好地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易纲说:" 过去 5 年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大约为 4%,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差不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过去这几年间,三次破‘ 7 ’,但短时间内又回到‘ 7 ’以下。所以‘ 7 ’不再是心理障碍,整体经济是稳定的,老百姓预期是稳定的。"
此次 " 破 7" 后,人民币汇率将怎么走?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今年 3 月初相比,贬值幅度较小。整体来看,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呈双向波动。" 从趋势看,人民币面临的内外环境更为有利,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从美元角度看,中金公司研报认为,避险情绪的上升可能会在短期影响美元下行的节奏。风险偏好的改善需要美联储更明确的货币政策转向,或是中国和欧洲经济预期改善。随着时间推移,上述两个条件都倾向于被逐步满足。因此,尽管短期美元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反弹,仍维持长线看空美元的观点。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对人民币而言,去年美联储紧缩的溢出影响相对较大,但今年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因不是外围环境,而是疫后中国经济恢复的状况。
" 今年大概率是世界经济 ( 增速 ) 往下,中国经济往上。也就是说,今年中国经济反弹是大概率事情,但反弹高度有多少、质量有多好,这是真正决定人民币汇率强弱的关键。" 管涛称,美联储的政策、美元汇率的波动,可能短期内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扰动。但把时间稍微拉长一点,从一年左右看,应该说今年中国经济的疫后重启是决定人民币走势的一个关键变量。 ( 完 )
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